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。一实施“3+1”人才培养方案,设置特色模块,实行弹性学制,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实施双向选择、个性化设计,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预留“接口”。二完善课程体系,全校开设《创业基础》《形势政策2:创新创业专题》《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》等必修课程3门,设置创业类选修课程27门,自主建设教育慕课、视频公开课等创新创业类在线课程112门,自主编撰《互联网+与大学生创新创业》《沙盘模拟实训》等教材16本,深耕第一课堂,实现双创教育全覆盖。三立足“分层+分块”创业教育模式,将普惠式和精英式创业教育相结合,开展“订单式”和“菜单式”教育活动,打造特色“育成”创业教育品牌。
铸造政企校联盟“双师”库。一完善创业导师制度体系,修订《教师职称聘任办法》,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业绩纳入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,激发教师创新创业活力。二开展“博士下企业”“创新团队进行业”“创业导师培育工程”等项目,着力打造校内双师人才,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。三充分利用地方资源,与地方政府、企业、学校联盟并签订合作协议,明确互聘导师、共建师资库、开展实践实训,建立一支由知名企业家、创业成功人士、金融投资专家等组成的100余人创业导师团队,将校内外师资力量密切融合,充实创新创业导师团队。
构建纵横实践平台。一全校47个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均全面开放,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场所、设备和支持,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。二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、省级新苗计划、校级SRT等多层次多类型训练项目体系,构建“国—省—校—院”四级平台,实现训练体系融通创新。三建立“1311”纵向垂直培育和孵化链,以13个二级学院为依托,搭建创业融入专业的“创客空间”,打造“专业SYB”创业教育;挖掘空间项目入驻苗圃型大学生创业实践园,形成多类型项目对接;联通地方孵化端口,全面对接校外孵化链。
完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。一学校出台并修订《嘉兴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》《嘉兴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方案(试行)》《嘉兴学院育成实验班培养方案》《嘉兴学院学分累积与转换管理办法》等8项文件,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。二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,涉及工商、行政审批、公安、国税、地税、银行、电信、人社等18项问题,统一由学校代理与政府部门沟通并解决,从而落实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精神,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。三建立“找人、找钱、找项目”特色服务,为企业与人才面对面交流提供平台,畅通双方沟通渠道。四制定入驻企业优惠扶持政策,为入驻企业开展协调开业、税务登记、专利申报、科研计划、星火计划、人才交流、科技计划申报立项等方面提供便利。
近年来,入驻创新创业实践园孵化的企业累计达79家,培育500万元以上企业5家,园区内已申请专利的企业26项,融资金额达1000万。研发、生产的项目或产品属于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占54.6%,新材料产业的企业占8%,文创创意产业的企业占17.4%,其他企业约占20%。